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團隊精神

作者:吉中鳴

自我成見的攔阻

    一個敬拜隊是由各類不同的人組合而成,每個人都有不同恩賜、性格、背景及生活習慣,正如十根手指各有長短。在團隊之中,一個最難克服的問題就是缺乏合一的心。團隊精神建基於合一的心,若有一個合一的基礎,就能有力量同心地事奉上帝。

    教會的事奉可貴的地方,在於能同心合意地努力共事。我們都有自己的觀點及意見,甚至很多時會遇到性格特別強烈的人,他們容易在事奉上各有各做,看不到自己的軟弱,難以融入團隊。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,一直以來,教會的音樂事工都是一個較難合一的單位。音樂是一種主觀性強的藝術項目 ,容易個人化,身處教會的音樂界,也是這樣難以彼此服事。

    以宏觀角度看基督教音樂界,何嘗不是各自為政呢? 許多人都不能夠彼此容納對方,難以接納對方的音樂。我有時看到一些音樂事奉者,他們總喜歡拿別人的詩歌去嘲笑或批評,卻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亦常被他人批評。在音樂的世界裡,哪會有絕對? 大家若不能夠彼此接納,怎能一起服事呢? 這是教會音樂界中的悲劇,而其中最大的悲劇,就是一直採用傳統音樂的教會不能接受現代音樂,甚至藐視這些作品。崇尚古典音樂的,便將傳統的教會音樂捧上天,將現代音樂看成俗不可耐的下品,不屑去使用。那知,許多信徒卻因人以為世俗的音樂,得了很大的幫助,靈裡得以大大的復興。很多時候,因著上述的緣故,教會音樂界形成了一種水火不容的形勢。

    這幾十年來,教會音樂界仍然存在不同的問題,但同時我也觀察到,絕大部份的教會在音樂敬拜模式上,正處於轉型之中。他們看見這是一個趨勢,可以更加貼近時代步伐,是照顧現代人需要的必然發展,這也是一種容易反映會眾心聲的途徑。但令我感嘆的是,各類基督教的聖樂
到今日為止,都無法走在一起,這已經是個明顯的訊號: 音樂的風格和類別將人區分,而不是人將不同的音樂類別融合,招聚更多人到神的面前來。我相信音樂風格上的不同,絕對不能與神起初因為人的驕傲,導致講不同言語而四分五裂的巴別塔事件相提並論。相反音樂是用來造福人的,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。對個別的教會來說,合一的精神是首先放下自己的成見,大家才能走在一起,向前邁進。

彼此順服

    腓立比教會深受保羅的稱讚,因為他們由第一日開始,就同心合意的敬拜上帝,興旺福音;而保羅又教導他們以基督的心為心,不要奪取上帝的榮耀。可是,現今有很多音樂事奉的團隊,他們誤以自己的心當作基督的心。事實上,耶穌的心大過整個敬拜隊的心。教會的敬拜隊往往由於資源、人才不足及缺乏牧養帶領,以致屬靈生命停滯不前; 同時亦缺少音樂上的指導,音樂造詣程度一般,所以常在音樂技巧上爭吵,不能接納彼此的意見。各人在音樂的演繹上各有發揮,打鼓的、彈琴的都使用各自的風格,產生的效果只是各自各精彩,不像一隊經過訓練而合一的樂隊 ,欠缺統一協調的精神,這是出於不能彼此順服所致。

    保羅在哥林多書信中提到 :「弟兄們,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。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,只要一心一意,彼此相合。」(林前1:10)。意思是要我們的心志是一樣,而且要有團隊的精神,心志上合而為一。

    記得我還是求學時代,當時要負責教會的詩班,當中的成員非常參差,練起歌來往往有些人會跟不上; 雖然不致於不乎合資格,但已經在被淘汰的邊緣。當時我亦不夠耐性,聽到其中幾個的歌聲影響到整體的和諧時,心裡面就不愉快,然後便出現有一種心態,希望他們消失在詩班中,不來反倒更好。久而久之,心裡如同有根刺,一看見他們就感沒趣。但後來我卻發現他們有一個長處,就是非常懂得與人相處之道,時時將歡樂的氣氛帶給詩班。我就嘗試接納他們,大家的關係逐漸拉近了。我更加容易用愛心,誠懇地指出他們在音樂上的問題,他們也很樂意接受,並加以改進。不再像以前練詩的時候,因為不高興而忽視指正他們,甚至用指責的口吻對他們說話。神要我謙卑下來去俯就他們,結果,反而得到更好和更大的祝福,整個詩班非常的融洽,詩班成員已經將詩班練習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練詩更成為他們非常享受的事奉了。

    各位敬拜事奉者,你是否有想過與敬拜隊其它成員的關係如何? 是否只建立在事奉上? 或是建立在脆弱的關係上,一碰就碎? 你們大家有沒有一 起生活過? 在沒有事奉的時候,你們是否仍然有相交的機會嗎? 不如嘗試將自己放下,去親近你的隊員,彼此分擔生活的難處,大家一起分享,達至共同的目標; 激發大家對敬拜的熱誠,將敬拜的心得與隊員分享。讓大家生命互通,甚至成為生命的共同體,這樣,你的敬拜隊必然會是有活潑生命的敬拜團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