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轉換工作

作者:吳泳恆

根據勞工部2019年8月公佈的一項統計,美國人在52歲前,平均轉換超過12份不同的工作;其中不少人不但轉換工作,甚至轉換行業。
對這樣的數字,在硅谷灣區生活的筆者並不感到訝異。在這裡,無論是電腦工程師,還是科學技術員,如果把履歷表留在招聘網站和電子平台,那在新工作崗位不到兩、三年,就會收到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的電話或電郵提醒:是時候該轉換工作了。
有些人喜歡留在熟悉的工作環境,偏好大公司的穩定性;也有人認為,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直接升職加薪,何樂而不為?又或者到始創公司拚一拚,說不定所得的股票期權,能實現在房價高昂的灣區置業。到底如何選擇才好,其實關乎各人的客觀情況和主觀意願,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。不過,想要真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,而不是盲目、胡亂地嘗試,要留意以下因素,免得在新崗位不久又要離開。
首先,目前的工作有沒有自己不喜歡、不能容忍的事,外在包括與同事或者上司的關係,公司、機構文化等。疫情期間,不少公司允許員工在家上班,通勤時間可能不在考慮範圍;但疫情過後,這將會是重要的考量因素。至於與個人內在有關的,包括工作崗位、工作內容和薪資福利的滿意程度等。
接著,目前的工作有哪些方面是自己喜歡的、或者不能放棄的。例如家裡有孩子需要接送,那相對於固定工作時間的,或者自己能掌握、具彈性的上下班時間的崗位會較好。當然,在開始這份工作時,一定有曾經吸引自己的地方,現在這些因素是否已經改變或者不復存在?它們是不是仍然重要?
然後,要考慮自己的核心價值,以及哪種類型的公司文化會更適合自己的個性?是更強調自主的,還是堅持集體行動的;是鼓勵循序漸進的,還是破格創新的;是內部彼此協作的,還是相互競爭的。這些都是薪資以外會影響人們對工作滿意度的因素。
當然,我們必須誠實地正視自己能力與理想崗位的差距。不是看到不足就馬上放棄,而是客觀合理地評估,自己現在的職責與理想崗位之間的距離,了解有哪些欠缺的技能、經驗等需要補全和提升,又有什麼實際的途徑可行,成為過度到目標職位的橋樑。
經過詳細的檢視後,規劃出自己的路線圖,定下一些「里程碑」。一方面能對自己的狀況有更新的評估;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的鼓勵。如果有時間,不妨諮詢專業的人力資源中介(俗稱「獵頭」)。他們對就業市場的觀察,會給予些有益、有建設性的提議。不過,他們也往往出於自身的利益,推薦的未必是真正合適我們的職位。在聆聽他們專業意見的同時,還是需要自己審慎決定。
簡而言之,轉換工作其實也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需要、認識自己能力的過程。但誰又能真正客觀地認識自己呢?坊間有各式建議,但卻不見得可行。最準確、穩妥的,無疑是回到那位創造世界的上帝面前,因為祂連我們藏在內心深處的隱秘都曉得,更知道什麼才真正對我們有益。如果凡事都藉禱告交托在上帝手中,又按部就班地盡自己的責任,就有把握能順應上帝的心意,得著最佳結果了。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