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非子在《說林‧上》,講了一個「長生不死藥」的冷幽默故事:
有人獻不死之藥給楚荊王;負責接待的禮賓司官員,捧著藥進宮見王;侍衛見了,問:「可食乎?」答曰:「可。」侍衛奪而食之!王大怒,著人欲殺之。於是侍衛託人求情:官員說可食,臣才食,臣無罪,罪在官。且所獻本是不死之藥,臣食之而王殺臣,真是死藥啊,此乃獻者欺王。若王殺無罪之臣,是有心人陷王於不明是非,王不如開恩釋臣……
古往今來,從王公貴族至庶民百姓,不畏死者鮮,貪戀生者眾。在中國,傳為史話的就有「徐福東渡」;《日本國史略》所記「福求藥不得,遂留而不歸」,即指此事。秦始皇欲求萬壽無疆,方士徐福便投其所好,上書「海有仙山三座,居仙,有藥可長生」;像始皇帝這般聰明到詭詐的人,居然也被此等虛謊妄念所惑,三遣徐福東尋仙藥,終費萬金而不見歸,豈非愚不可及?
徐福泥牛人海,秦始皇再派眾方士尋仙問藥,更因方士一句「真人者,入水不濡(濕),入火不爇(燒),陵(凌駕)雲氣,與天地久長」,而一改「朕」為「真人」,又令人做《仙真人詩》,於行遊天下時歌弦。國之財政補貼,便耗在這海市蜃樓般的長生工程之上。問題是如此努力之後,始皇帝還是沒能不死不滅,而葬在驪山之下;秦,也沒有千秋萬代,甚至連二世都沒能壽終正寢!
七尺之形,百齡為限。生必有終,皆不能免。在死亡恐懼的逼視下,人被迫凝望歸處,而依違不定、不知所往者,古今中外也不獨贏政。尤其到了21世紀,科技空前繁盛的當代,尋求長生不老更具優勢,而且奇招紛呈,就連秦始皇也要自愧弗如——他要是能穿越到如今,一定自覺遜斃了,再也不敢抬起那顆曾經不可一世的頭。
新聞報導,Amazon當家人與Paypal創辦人,出資加州Unity公司找尋「不老術」;植晶片入腦也是不錯的設想,Tesla老闆Elon Musk就認為,這是他活到2100年、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唯一辦法;建築防核爆「防空洞」,或不被世界末日滅絕,「存活屋計畫」執行長就蓋了12間,除自留一間,其餘已售光;再或者把大腦記憶「複製」到大型電腦,當肉體消逝,精神及其感知覺就可以靠電腦「永生」……
驕傲的當代人,沒有什麼不敢想!只是兩千年後,人們仍是在複製秦始皇的夢而已,雖然主角從獨裁者變為科技新貴,但也造成更大危機:人已經變成超人,並隨著力量不斷增強,而日益成為靈魂空虛的人,最終從超人變成非人。揭示這一點的,是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,提出敬畏生命之倫理思想的阿爾貝特(Albert Schweitzer)。他建立了非洲叢林診所,在那裡從事醫療援助50餘年,直至去世。
我讚賞這樣的生命質量!在他面前,塵世的名、利、財、勢,甚至壽命,都顯出萬般的俗不可耐——他既不受生的誘惑也不逃避死亡,即便必須馬上離去也心甘樂意,因其全部的人生只關心一點:上帝啊!當跑的路我跑過了,盡力了,我一生紮實地活過了。
只要活在世上,自己忘記所有東西的時刻,以及被所有人忘記的時刻,就一天比一天更迫近。若如奧勒留皇帝(Marcus Aurelius)說的那樣:不因將在某個時候必須結束生命而畏懼,反因從未開始過合乎本性的生活而害怕,比如還沒有使自己樸素單純、還沒有擺脫對被外在事物損害的懷疑、還沒有養成和善地對待所有人的性情、還沒有做到智慧僅僅用於正直地行動……才稱得上是配得造物主之賜予的生命!
所以,與其尋求長生不死,不如仰望上帝——應許給我們永生的,只有帶來死而復活之福音的耶穌基督。這也是托克維爾(Tocqueville)之論斷的根據:只有人的理智迷亂,或精神的暴力對人的天性施加影響,才會使人放棄宗教信仰;沒有信仰只是偶然現象,有信仰才是人類的常態…@
作者:陳兆儀
《聖經》說:「憂傷的靈,使骨枯乾」,渾沌昏睡,虛耗人生。當環境使人快樂不起來時,靠主喜樂吧!以前常常口中嚷嚷靠主喜樂,作基督徒越久,背誦的次數越多,有時甚至在不得已時擠個笑容出來,因我們不過頭腦上相信上帝的話。
在艱難的日子,把重擔拱手交給上帝吧——祂自有籌謀,按祂的時間和方法,彰顯祂的慈愛、能力和公義,勢不可擋。我們只需好好珍惜這段像危城被圍困的日子,明白一切非偶然。每天學習信靠,把重擔化為禱告,如常度日,與主親密同行。
不是沒有掙紮,不是全無疑問,但就讓我們盡情地體驗主恩的滋味吧。要記得從前主如何帶領你走過厄困,祂今天也會為你領軍,率領你在基督裡得勝,多回想、回憶、追念,感謝過去主對你的種種恩典,擊退灰心沮喪的心情。
要好好過日子,如果媒體報導令你混亂恐懼,或使你怒火中燒,那麼別看,別聽,關掉它。不上網一兩天不是損失,但不親近上帝、不把上帝放心中、無視祂的同在,卻使你的日子變得空白。
謊言滿天飛,我們就得提醒自己誠實;勢利小人橫行霸道,就要學習愛人如己,不分地位,不看權勢,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。疫情肆虐,我們盡上本分,好好守護自己,守護家人,生活不因此添亂;認真工作,認真持家,認真與朋友相處,認真敬拜上帝,心中自有一片曠野淨土,按自己的節奏生活。
尋找生活的樂趣,喜歡打柔道的,打吧;喜歡寫作的,寫吧;喜歡逛百貨的,逛吧;喜歡看電影的,看吧;喜歡跳舞的,誰又能禁止你手舞足蹈!主已經為我們脫去麻衣,披上舞衣;喜歡吃的,感恩仍有金錢時間胃口味覺品嚐美味,身邊又有好友陪伴,吃自助餐時一面張口大吃,一面感恩涕零。這是天父對祂兒女在亂世中彰顯的何等深恩厚愛呀!
別忘記對自己好一點。對自己好,才可以對別人好,因為這生命是上帝所賜。真誠不虛偽,溫柔相待。對過去的歉疚求主赦免,不再揹負重擔。人,包括自己,是多麼軟弱無知;原諒自己,也原諒別人吧。不再偽裝自己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,因為世上只有一個你,你是天父眼中的瑰寶。學習獨處,到山上,到林中,到海邊,或關上房門,與主對望,在寂靜無人處主的耳語,出奇地清晰可聞。@
作者:海松
八歲女兒上完游泳課,我無意間看見她左耳裡有橙色的東西,原來是耳塞殘留在裡面了!沒有適用工具,看得見卻弄不出,禱告後還是打電兒時的記憶裡,奶皮子是最美味的食物之一。每當媽媽笑眯眯地對我和弟弟說:「烏茹木易得奴(蒙語:想吃奶皮子嗎)?」我倆知道,又有奶皮子吃了!大大的咬一口,奶皮子的香味頓時彌散在口中,甘甜醇厚,回味長久。我們住在城裡,沒有製作奶皮子的條件,生活在牧區的親戚們時常會送來一些。記得上學的時候,每當開學返校時,媽媽都會讓我帶一些奶皮與同學們分享。同學裡的大多數,對草原的了解僅限於書本上描述的蒙古包和羊群,既遙遠又陌生,而奶皮子的美味加深了他們對大草原的嚮往。
草原上的牧民,閒暇時會用牛奶製作各種的奶製品,奶皮子即是其中之一,蒙語叫做「烏茹木」。將牛奶倒入大鋁盆中,放在火爐上燒開,經過長時間的熬制和上下攪動,水分大量蒸發,再經過一夜的冷卻,奶液的上層就形成了厚厚的一層奶皮子。第二天用小木棍將仍然比較軟的奶皮子挑起,在通風處晾至半乾,幾天之後,奶皮子就變得內部滿是蜂窩狀,外表金黃酥脆。
製作一公斤的奶皮子要用掉大約十公斤的牛奶,是牛奶的精華物質。人的一生何嘗不像熬制奶皮子的過程?人在追求信仰的過程中,雖然同樣會經各樣困苦的熬煉,但因著有上帝美好的應許,生命漸漸得到昇華,去掉了多餘的水分,原本的輕浮淺薄慢慢褪去,變得純厚持重起來。
話給兒科醫生。診所已下班,只能第二天去了。
十點多鐘,去學校接了女兒,想著午餐前就能趕回學校,不想兒科醫生也沒能取出耳塞。因為太深,靠近耳膜,醫生建議去兒童醫院急診。
以為醫院會有儀器順利取出,哪知用針管溫水清洗法不奏效,並且弄得更深了!女兒很不舒服,難受得大哭,又拍著耳朵說:永遠不會出來了!那天正好是學校「有趣的週五(Fun Friday)」,女兒期待趕回學校,現在終於失去了耐心。
我在心中不斷禱告,也同女兒一同禱告,並教她要有信心,一定會出來!謹守口舌,不被負面情緒干擾。最後,得知旁邊就有耳鼻喉科醫生。
繞了許多彎路,最後才找對地方。在耳鼻喉醫生那裡,女兒心有餘悸,但醫生有愛心又有經驗,每一步驟都跟女兒講清楚,讓她不擔憂害怕,並告訴她只要乖乖一動不動,就能很快取出來。果然很快就取出來了!
我們欣喜不已地相擁,感謝醫生,更感謝上帝垂聽禱告!我檢討自己,買來耳塞沒有仔細看警告,上面說得清清楚楚,「只是遮蓋,不要塞進去。」每次見女兒將一整塊軟耳塞掰成兩半塞進去,也沒在意……
小耳塞,大功課!看是看見,沒有明白;聽是聽到,卻不懂得。多少時候,我們對上帝的話也是這樣。求主幫助,讓我有可以看見的眼,可以聽見的耳,可以明白的心!@
作者:李道宏
歧視是人性的醜陋
手機另一端,一位我不太熟悉的女士用有點忐忑的語氣對我說:「你能否來為反歧視仇恨大遊行活動致辭?或做個開始禱告……」也許她感受到我有一絲保留和猶豫,又補上一句:「我知道有點倉促……這是個和平的遊行,當中也會有其他亞裔的代表。」
我給了對方一個真實卻不真誠的拒絕理由:「實在對不起!我不太方便,因為家中有老人,臨時沒人能幫我照顧。」
種族共融和少數民族的權益,我的確關心,可是不想抛拋抛頭露面。
妻子和我都是十多歲時隨父母移民到美國,在清一色白人的城市落腳,有關黑人遭受歧視的事,都是從新聞報道中知道。
記得第一次遇到針對我膚色的歧視,竟是一名小學生。這孩子沒有任何表情地仰臉對我說:「你應該買一桶白油漆,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像我們一樣。」小朋友這種想法是從哪兒來的?
初中體育課後,男生都會一起淋浴。幾個白人青少年總找機會諷刺和譏笑亞裔孩子。教練提醒我們:「別理他們,別回嘴,更不要用髒話回罵。」
也會歧視別的種族
這些片段,我並沒告訴父母,只默默忍氣接受現實,萬般無奈地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。學校的輔導和英文老師提醒:「好好努力學好英文,減少口音,以後找個備受尊敬的職業,就不會受到這樣的歧視!」
這些忠告是實用的。我開始明白人性的醜陋,我不能改變別人先入為主的偏見或歧視;我也開始知道,不論教育程度如何或擁有哪個宗教信仰,有些人還是會有潛藏的歧視或優越感,可能連當事人都不察覺,但卻真實存在。
另一方面,我也體會移民為何總會努力工作,提升自己,要有大眾稱羨的職業……只是我們的成就,也必定引起別人的嫉妒眼紅。可是作為「移民大熔爐」中的黃皮膚民族,就必須沉默接受這樣的對待嗎?
當我開始行醫,刻意選擇一個很多墨西哥人的城市,他們有傳統的「今朝有酒今朝醉」價值觀,也喜歡吃中餐,可是華人卻說他們不重視教育,甚至不勤勞。捫心自問,我們不是亦有民族優越感嗎?我們被歧視的同時,也歧視別的種族,甚至以自己的行事標準,批判別人好吃懶做,不會好好管理錢財。
全是恩典沒可誇的
有次護士領我到另一個房間,悄悄地婉轉解釋:「醫生,不要生氣。那個要開刀的病人說,不要你做他的麻醉師,他說自己在越南打仗,天天殺的就是黃皮膚、黃面孔的人。」
我苦笑著說:「只差一歲,我自己就要抽籤,有機會被徵兵去越南。當時我也非常懼怕,差點就要逃避兵役。」
「你們有沒有被歧視過?」我似乎從來沒有問過孩子這個問題,總認為我們的社區和孩子的學校,應該都不會有歧視的問題,因為附近亞裔家庭多,而且都是所謂的「模範移民」。
其中一個孩子嚴肅地說:「我們接受永遠不能改變膚色的事實,可是不能繼續沉默,必須要表達:歧視是不能接受的。」
我們知道人的長相、才幹都從上帝而來,全是恩典,沒可誇的。《哥林多前書》四章7節教導:「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?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?若是領受的,為何自誇,彷彿不是領受的呢?」《腓立比書》二章3節也說:「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」假若我們有意無意貶低別人,抬高自己,心已經沉淪了!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