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如何讓信徒活出文化使命?

作者:盧維溢 

講道:宣講解釋神的話
根據神學院的教導,講道就是宣講、解釋神的話語,幫助信徒明白上帝旨意,與祂建立正確關係,讓信徒在現實的生活中,可以按真理而行,達至榮神益人的效果。
然而,過往一年多,不少華人信徒和牧師都無可避免地觸及這個問題:講道可否談及政治?例如,國家的選舉、政府的決策等;若可以,應該怎麼講?對於許多50歲以上的信徒、傳道人和牧師來說,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「不可以」,因為神學院沒有教導,談政治不合乎教會傳統,《聖經》也沒有直接的啟示。
《聖經》的確沒有明白說信徒聚集時可以談政治,但是《聖經》也沒有直接說信徒可以炒股票、買保險、炒房產、乘郵輪度假,那麼為何許多基督徒會不假思索、不用辯論便隨己意去做呢?也許,他們的回答是,《聖經》沒有明確地禁止或反對就可以去做了吧。若以此類推,那牧師在講道中提及政治也是沒問題的吧!
政治:廣義狹義兩範疇
事實上,整本舊約《聖經》都指出上帝掌管人類歷史,而神也常常命令、邀請、或敦促人(尤其是以色列人)與祂同工,去完成祂的心意。不少神學家認定《創世記》一章26至28節為人類的「文化使命」,經文說:「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,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,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、空中的鳥、地上的牲畜和全地,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。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,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。神就賜福給他們,又對他們說:要生養眾多,遍滿地面,治理這地,也要管理海裡的魚、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。」
基督徒應該有同感,而且要藉著個人,以及透過教會或其他信徒組織一起把這使命活出來。可惜的是,在筆者40年的教會生活中,發現絕大部分信徒不知道或沒有聽過這個文化使命,也不曉得管理社會的政治,也是神賦予人類文化使命的一部分。
政治有廣義和狹義兩個範疇,一般人所說的政治,乃指一切關於政府的事情,是狹義的;廣義的政治則是指一切涉及社會的運作和管理。《創世記》的文化使命在廣義的政治方面會產生爭議的機會應該不多,但在狹義的政治方面則容易產生爭議,需要信徒不斷地討論,才能找出合一的共識,因為這種參與涉及到特別的呼召,並非任何人可以隨便參與。
教會:避免爭議和分裂
根據以上的定義,牧師在講道中談及政治時,廣義的應該可以說,尤其是那些會影響到信徒日常生活的社會運作或政府政策,以及關於教導信徒做良好公民的責任,行使投票權等,都是不會產生爭議的。狹義的政治談論則盡可能避免,因為這方面肯定會帶來很多爭議,使教會產生不必要的爭論乃至分裂。
當然,談及政治話題之前,必須十分謹慎分辨消息來源,不能隨便根據一兩個消息來源就妄下結論。而且,必須確定出發點不是為了某一方面站台辯護,而是因為政府政策牽涉到基督教信仰,或信徒應該知道的事實真相。
身為牧師若完全不談政治,很容易會被認為不食人間煙火,講的道是「離地」的真理;其實,廣義的政治與生活是無法分割的。牧師所講的道,是以《聖經》真理的角度來回應政治,不應從某個政治立場作出發點。也許有人會將牧師的觀點歸類,或猜測其出於某政黨背景而發言,但牧師仍應把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和信仰觀清楚傳達給會眾。
真理:公義使邦國高舉
歸根究底,沒有任何政治立場是完美的,耶穌就這樣教導門徒:宣講和履行真理會帶來紛爭(參《馬太福音》十章34至36節)。
我們要堅持的,是不故意挑起紛爭,不進行無事實依據的辯論,並且明白宣講真理就必然會有不願接受、抗拒、甚至反對的聲音,在政治問題上也不例外!
牧師或傳道人透過講道,提醒並糾正會眾的錯誤理念,這是很重要的,因為這樣可以強化信徒在社會上作光和鹽的角色(參《馬太福音》五章13至16節)。基督徒都應重視自己所在的社會,各盡己力使其符合上帝期望的公義標準,因為「公義使邦國高舉,罪惡是人民的羞辱。」(《箴言》十四章34節)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