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美國在以阿衝突中扮演的角色

作者:余創豪

雖然以巴衝突暫時告一段落,但這仍然是中東的計時炸彈,大家都不知道何時何刻雙方會再爆發流血衝突。這是一個充滿爭議性和情緒化的題目,往往不少人都是以黑白分明的角度去評論事件,例如左派的典型論述是:美國全面偏袒以色列,目的是為了利用以色列去維護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和利益;美國完全漠視阿拉伯人的訴求,長期迫害巴勒斯坦人。可是,若細心檢查歷史的細節,我們會發現到事情的真相遠遠比想像中複雜。 

以阿衝突由來

1947年初,聯合國建議將巴勒斯坦地劃分為猶太人國和阿拉伯人國,猶太錫安主義者接受了分治計劃,儘管有些不情願,因為他們本來希望得到更多的土地,而阿拉伯人則堅決反對。美國國務院亦反對這計劃,說這方案必會激怒阿拉伯國家,結果危及美國在中東的長期利益。但杜魯門力排衆議,指示駐聯合國的美國大使投贊成票。歷史學家一直在爭論杜魯門的動機,一些人稱讚杜魯門的道德勇氣,說他的動機是出於同情納粹大屠殺生還者的人道主義;有些人則認為杜魯門無非想取悅美國猶太人,令他們在1948年的總統選舉中支持他;有人則認為,杜魯門覺得分治計劃似乎是最低代價的解決方案,也許這不是最好或者最公平的方法,但至少比開戰要好得多。回顧過去幾十年來血流成河的歷史,杜魯門的想法的確是有點道理的。

以埃和約

1956年埃及總統納撒宣佈從英國手上收回蘇彝士運河,英國計劃採取軍事行動去回應,但美國反對,艾森豪總統召開一系列國際會議,嘗試以和平方法去化解危機。英國不理會美國,與法國、以色列共同出兵攻擊埃及。美國和蘇聯在聯合國異口同聲地譴責此次侵略行動,艾森豪政府對歐洲實施石油禁運,並且警告以色列,說美國將會對它作出經濟制裁,最後英、法、以三國只有同意撤軍。英法都是美國的盟友,為什麼在蘇彝士運河危機之中,美國竟然和頭號敵人蘇聯站在同一陣線呢?艾森豪需要顧及美國在中東的長遠利益,他是反殖民主義者,他認為二戰後世界需要建立新秩序,再不可能容讓西方國家在前殖民地為所欲為。

艾森豪的繼任者是甘迺迪,一方面,甘迺迪上台之後嘗試對埃及釋出善意,他增加了對埃及的經濟援助,並且通過「公共法令430」,讓埃及可以用本地貨幣購買美國農作物。另一方面,甘迺迪要求以色列接收希望回到家園的巴勒斯坦人,此外,美國中央情報局查出以色列的核武計劃,甘迺迪反對以色列發展核武器,他恐怕這做法會引起中東的軍備競賽和核擴散。但以色列在這兩件事上都拒絕與甘迺迪合作,甘迺迪總統派遣檢查人員到以色列,以色列採用不同的手法去瞞騙武檢人員,例如只是引領武檢員檢察地面,但武器設施卻藏在地底。甘迺迪非常不悅,他警告以色列:倘若以色列繼續隱瞞,這將會嚴重損害兩國的關係。可是,1963年底甘迺迪總統遇弒身亡,巴勒斯坦人回歸問題和核武危機最終不了了之。

1967年蘇聯向埃及發放虛假情報,說以色列在邊境集結軍隊,於是埃及調派大軍到邊界,並且要求聯合國維和部隊自西奈半島和加沙撤走,埃及揚言要將中東的現狀退回1948年之前,兩國劍拔弓張。以色列派遣外交部長阿巴‧埃班(Abba Eban)到美國請示,詹森總統明確地表示:如果以色列開第一槍,以色列不會得到美國的支持,美國希望通過外交手段去化解危機。最後六日戰爭仍然爆發。 

1975年,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(Brookings Institution)發表了一份報告,呼籲以色列從1967年六日戰爭中佔領的土地上撤出,並且承認巴勒斯坦人的自決權,該報告的作者之一是布熱津斯基(Zbigniew Brzezinski),後來他成為了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。卡特接受了布熱津斯基一部分的提議,1978年夏,卡特邀請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到大衛營談判,卡特擔任中間人,最後以埃簽署了和約,以色列同意歸還在1967年佔領的西奈半島。但巴勒斯坦問題仍未解決,故此薩達特在阿拉伯世界中被視為叛徒,他於1981年被自己人暗殺。

致力中東和平

克林頓是繼卡特之後另一位致力於中東和平的美國總統,2000年底克林頓邀請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和巴解領袖阿拉法到大衛營談判,結果三方無功而還,其中一個僵持不下的問題是耶路撒冷的主權。到底哪方需要負上最大責任呢?各方各執一詞,克林頓認為自己已經盡了最大努力,2016年他的太太希拉莉角逐總統寶座,克林頓在記者招待會中說:「為了讓巴勒斯坦建國,我情願殺死自己。(I killed myself to give the Palestinians a state)」

這篇短文難免會掛一漏萬,總括來說,美國的外事政策是在務實和原則之間尋求妥協,在不同國家和自己內部派系中取得平衡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教授黛博拉‧拉森(Deborah Larson)用這個詞語來形容美國二戰後的外事政策:「自由主義霸權(Liberal hegemony)」,具體來說,美國使用軍事手段去支持和平變革,筆者大體上同意這看法。 @

疫苗生產國印度為何接種率低

作者:葉朗

早段時間,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,新增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創新高,包括疫苗、氧氣、藥品、呼吸機等在內的醫療物資嚴重短缺,單是在5月份就造成該國有十萬人死亡,幸好近來疫情有所緩和。好多人會問:作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國,印度供應了全球60%的疫苗,反而該國疫苗接種率卻不到10%,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,箇中原因引人深思。

疫苗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

在今年初,印度藥品監管單位批准兩款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,一款為與牛津大學合作的疫苗阿斯特捷利康(Astra Zeneca),另一款為印度官方委員會做後盾的COVAXIN。印度政府亦即時決定開始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,但到目前為止,卻僅有不到10%的成年人接種疫苗,已經完成第二次疫苗接種的人數只有2%。為應對第二次疫情大爆發,印度政府決定從5月1日起,向所有18歲以上成年人開放接種疫苗。可惜多個地區疫苗存貨嚴重不足,疫苗接種計劃不得不暫停,其中奧里薩邦(Odisha)有近700個疫苗接種中心因疫苗短缺而關閉,疫情最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,部分地區亦要暫停接種計劃。

人們不禁要問:作為疫苗生產大國,為何印度接種率卻如此之低?究其根源,是疫苗在國內的供應有限,因為生產的疫苗有60%出口外銷,包括運至歐美在內的其他地區和國家。作為疫苗生產大國的印度,去年與世衛協議,為「COVID-19疫苗全球獲取機制(COVAX)」提供兩億劑新冠疫苗。不過國內爆發第二波疫情後,印度的焦點已轉為優先滿足國內需要,因而再度收緊供應疫苗予世衛,原訂3月的4,000萬劑和4月的5,000萬劑疫苗都要延遲輸出,此舉亦大大影響依賴COVAX的貧窮國家。

疫苗生產原料被美國卡住

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時,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啟動了《國防生產法(Defense Production Act)》,限制出口原料和技術到其他國家,以保障美國國內的疫苗生產能力;及至拜登總統上任後,自2021年2月開始繼續實施這項禁令。印度疫情再度大爆發之際,印度血清研究所執行長Adar Poonawalla呼籲美國取消對疫苗原材料的出口禁令,以提高疫苗產量。印度國內媒體有報道稱,假如美國繼續對生產疫苗的關鍵原材料實施禁運,印度的疫苗生產線將在數周內停產。

在印度國內輿論的強烈呼籲下,美國終於口頭承諾向印度提供疫苗原材料,但禁令何時正式取消,還是未知之數。另外,印度亦要面對英國和歐洲收緊原材料出口的困局,由於疫苗生產原料嚴重短缺,使得後續生產跟不上,在短期內難以提高產能是肯定的。據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──印度血清研究(Serum Institute of India)透露,疫苗供應短缺情況將持續到7月,這是最樂觀的期望。

疫苗危機凸顯全球化弊端

由於印度疫情極度嚴峻,全球已經有十多個國家加大了對印度的通航限制,令各樣醫療物資本已奇缺的印度雪上加霜,同時,也使得依賴印度疫苗的亞非國家陷入疫苗危機,非洲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警告,疫苗供應延誤將對非洲疫情控制造成災難性打擊。

全球化是大勢所趨,這已經成為各國的共識;然而,全球化在資源共享的同時,並沒有做到利益的均等分配,全球化的成果大大偏向於發達國,這次印度疫苗危機正是這種不平等的集中體現,值得深思。@

躺平

作者:賴子通

「躺平即是正義!」平地一聲雷。今年4月中,「百度貼吧」這個貼文引發空前的熱議,議論熱度直捲全國以致海外,可見「躺平」獲得大量的共鳴。

這個貼的作者「好心的旅行家」感嘆:「既然這片土地從沒真實存在高舉人主體性的思潮,那我可以自己製造給自己,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,只有躺平,人才是萬物的尺度……我厭惡那種一輩子為了鋼筋水泥和『傳統的家庭觀念』,人不應該如此勞累」……「我有時會躲在某處看著那些忙碌的人發笑」……「我一天可以只吃兩頓飯,一年可以工作一到兩個月」……。

網絡潮語「躺平」這朵大紅花橫空綻放後,「躺平主義(Lying-Down-ism)」、「躺平一族」、「躺平哲學」、「躺平詩歌」等等綠葉紛紛揚揚圍繞著她滋長。有錚錚鐵骨的宣言:「不想跪著,不能站著,只好躺著!」有號召年青人「不買房、不買車、不結婚、不生娃、不消費、不奮鬥」的六不主義;有拒絕被割韮菜的吶喊「維持最低生存標準,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」;有風趣自豪的順口溜「一時躺平一時爽,一直躺平一直爽」。

在無奈中躺平

中國官方把所有關於「躺平」的討論刪除。官媒又紛紛發文抨擊說「躺平可恥,哪來的正義感?」「認命可以,躺平不行」、「躺平主義是很有害處的『毒雞湯』」。「躺平」被官方認定是頹廢的、不合作的,與國家正在締造「中國夢」背道而馳,挑戰了官方的價值觀。

其實「躺平主義」是反映了年輕人對社會種種的不滿,諸如收入少、加班長、看不到上流的空間、房價高、物價飆、「先富不富」,財富只向少數人集中和壟斷……因此生出渺小感、無力感、無奈感,但又不想跪著求生,因為不願丟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;然而又不能站著,剩下來的就是躺平,維持最低的生存狀態。可見躺平是一種無奈,但也是一種不屈。但有人評論「躺平」並非消極,而是一種「無奈的積極主義」,因為年輕人仍然主動找回自己的生活主導權。

在盼望中安息

《聖經•傳道書》好像是一部《躺平指南》:「傳道者說:虛空的虛空,虛空的虛空,凡事都是虛空。人一切的勞碌,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,有什麼益處呢?」(一章2-3節)「我恨惡一切的勞碌,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,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。」(二章18節)「見日光之下,快跑的未必能贏;力戰的未必得勝;智慧的未必得糧食;明哲的未必得資財;靈巧的未必得喜悅。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。」(九章11節)

其實《傳道書》是慨歎日光之下人無法掌控財富、成就、命運;無法突破世代的循環,更無法避免死亡。而《傳道書》最終指出:不妨轉而思想日光之上的上帝,與祂建立關係,藉祂超越那虛空的循環。

「安息」在《聖經》裡有多重意思。「安息」最早是指上帝完成了一切創造的工後,就歇息下來,滿足地欣賞祂的傑作。「你們要休息,要知道我是上帝!」(《詩篇》四十六篇10節)其中的「休息」就是指「停止」,意謂在困境下不靠自己去掙扎,停下來先聽上帝怎麼說,等候上帝動工。「安息」也指安靜下來,在默想默觀中心靈與主相遇的時刻。

「躺平」與「安息」的意思有點相似,同樣是拒絕名利的勞役,但不同之處是「躺平」來自對社會的失望,是被動的、無奈的;而「安息」則是對上帝的盼望和渴慕而停止掙扎、勞碌,專心尋求與祂同在,願意減少工作和收入、減少消費、減少非必要的社交和娛樂。

「獨處禱告」很能幫助我們進入安息。安然靜默於斗室,在沉澱的心境中,創出神聖的空間,恢復想像,校正焦距,調整視野,提升心靈質素和境界,卸下重擔,渾然忘我歸回安息,必能重新得力。 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