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聖誕節的美好回憶

文:翠碧

2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月份,許多記憶就像聖誕樹上懸掛的裝飾球,每一個都散發出燦爛的炫光!

童年,看教會的大哥哥姐姐們佈置聖誕樹,掛滿晶晶亮亮的的小鈴鐺,噴著銀粉的卡片,鑲金線的玻璃圓球,是我一年內最期待的大事。牧師坐著三輪車沿路廣播,邀請鎮民來教會慶祝主耶穌誕生。聖誕夜是一年中聚會人數最多的日子,記憶中座無虛席,還有人沒位置坐。精彩的節目表演完,每個人都會領到上面印有馬利亞抱耶穌的糕餅,老人家還有一小袋禮物。

剛來美國那年,我參加為期10天的「邀請學生共度假」活動,由全美教會聯合主辦,邀請國際留學生到教會會友家過節。我報名的是佛羅裏達州的長老教會,和幾個同學在大雪紛飛中,浩浩蕩蕩從俄州開車到佛州丹提小鎮。我被分派住在一位女律師家。那些天,不但和她的親朋好友一起聚餐過聖誕佳節,還由教會專車帶我們這些來自美國各地的學生去迪士尼樂園、海底公園和布希花園等景點遊覽。

當年美國教會對我們這群窮留學生的慷慨和盛情,讓我銘感於心,至今難忘。耶穌教導門徒要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,因為「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作在我身上了」(《馬太福音》五章40節)。難怪許多人作見證,都說他們當初信主是因為被周遭基督徒的愛心所感動。

孩子小時,為了增加開聖誕禮物的樂趣和訓練他們的表演膽量,我規定全家每人在開禮物前,都得先表演一個節目。早年公婆和爸爸輪流來美居住,四個大人送三個小孩禮物,加上大人彼此相送,開數十個禮物加上表演數十個節目,常得三更半夜才結束,但每個聖誕節的開禮物儀式,都是全家一年中的高潮,也是大人小孩互相展現才藝的舞臺,所以絲毫難不倒體力充沛的父母和精力旺盛的孩子們。

由於孩子太愛這個家庭傳統,所以婚前都跟配偶講好,聖誕節是咱家團圓日,感恩節則與對方父母團圓。年復一年,這個傳統已經實行整整30年,三個孫輩也加入表演行列。如今兒女分居各地,聖誕節成為全家大小一年一度最期盼的相聚盛會。

往年此時,教會都已開始籌備聖誕晚會的節目,尤其是聖誕劇或《聖經》故事劇的演出,更是不可少的壓軸戲。2020年由於疫情,團體表演都只能用視訊方式進行。也正由於疫情,多數人都不出門狂歡,我們更有機會邀請慕道朋友一起在網上慶祝耶穌生日。相信這樣的聖誕節,將在每個人的記憶中留下難忘的一頁!@

文: 黃小石

當今新冠疫情蔓延,政府規定,在公共場所人人都當戴口罩,並頒發「社交隔離」措施,人與人相隔距離,至少需要6呎,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,這卻也對沙特名著《沒有出路》中所說的「他人即地獄」,做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註解。

在這半年多的隔離期間,不禁叫我想起小時愛唱的一首兒歌:《當我們同在一起時》。歌詞簡潔,曲調繞樑。為標準兒歌:

     當我們同在一起,在一起,在一起

          當我們同在一起,其快樂無比

      你對著我笑嘻嘻,我對著你笑哈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當我們同在一起,其快樂無比

後來才知道這兒歌原基於一首十八世紀的德國民謠,《O Du Lieber Augustin》(噢!親愛的奧古斯丁)改編而來的。原來在十七世紀歐洲,有位住在維也納城街頭的音樂家,他是一位風笛手,名叫奧古斯丁,活在歐洲「黑死病」瘟疫時期,後來家破人亡,成了一個落魄孤魂。這民謠原意為:「噢!親愛的奧古斯丁,奧古斯丁,奧古斯丁;噢!親愛的奧古斯丁,一切都沒影……」第二段說的是奧古斯丁的囧狀:「錢沒了影,老婆也沒了影,一切都沒了影」。所以,翻譯後的兒歌雖然與原意不合,但是也頗得民謠的風格。而此時此景,不得不想起什麼時候我們才可以沒有阻隔地又在一起了呢?我們為什麼那麼嚮往能同在一起的時光呢?離群索居,終究非長久之計。

十八世紀英國詩人約翰敦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詩,叫《沒有人是孤島》,美國文豪海明威曾以其中一句話, 「喪鐘為誰而鳴」,作為他一部小說的書名:《戰地鐘聲》,說出了人與人的彼此相依的關係。從起初上帝創造人時說道:「哪人獨居不好」(《創世記》二章18節),人就需要伴侶,然而這新冠疫情卻硬是把人與人拉開,我們都本能地希望早些恢復以前的「正常」生活。

《魯濱遜漂流記》是英國十八世紀一部有名的小說,讓在當時是中學生的我極為著迷。書中敘述一位遭遇海難在大西洋中一座荒島上逃生的船客:魯濱遜·克魯索。他歷經二十五年獨居後,在荒島上拯救了一個食人族的俘虜,由於當天是星期五,因而給該土人取名為「星期五」。此後他開始在島上以「總督」自居,成為荒島的「統治者」。要是沒有其他的人,魯濱遜單獨一人是無法定位的。我們是誰,是需要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找到的。同樣的,一部在2000年,由二十世紀福斯影業發行《浩劫重生》(Cast Away),由明演員湯姆·漢克斯所扮演的男主角查克·諾蘭德,因空難流落南太平洋的孤島,他雖是能夠生存,但是寂寞得直想自殺。後來找到一個威爾森牌子的排球,查克在球上畫了一張人臉,並取名為「威爾森」,四年來他常與這位威爾森講話,形影不離。

人,需要別的人。美國猶裔女明星芭芭拉·史翠珊的一首名曲《人們》(People)中說:「人們,需要別的人,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」。我們若是怕死,也許我們所怕的不是一個不知道的未來。死亡的可怕,正是因為在死亡的過程中,人落入了一個全然孤獨的境況。這也是為什麼《聖經.詩篇》二十三篇4節中的:「我雖然行過死陰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祢與我同在……」是能如此地安慰人。

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又能「同在一起」了呢?我想當有效的疫苗出現時,並能大量的供應全世界近八十億人們的需求,(這將是件不簡單而且昂貴的事),又如果大多數人都願意接受疫苗的話,(根據目前的統計,美國人接受疫苗的比例,不到三分之二),疫情也許可以有效地控制了。不過另外一個麻煩的問題是,這新冠病毒的原先宿主不是人類,而可能是蝙蝠(或其他的生物),所以我們不可能將其從世上完全消除。在目前的疫情過後,這新冠病毒還是可以經過突變,而再度侵害人類。目前美國具有相當權威的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」(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)已經發現,病毒基因中有一種稱為D614G的突變,使得新冠病毒傳染力增強(好在並不更致命),而且這現象在德州休斯頓市已經被證實。故此看來我們很可能還得要與這病毒周旋許多年。

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呢?能夠恢復「正常」嗎?據統計,目前在美國有63%的人「居家辦公」,比在疫情以前多了近10倍左右。而住在紐約市的居民,在三月和四月兩個月裡搬出去居住有420,000人,並有許多人在郊區買屋置產,一時造成供不應求的狀況,看來他們是不打算搬回來了。城中著名的百老匯、音樂廳、五星級的餐飲業、豪華的酒店、商場、球場……都已暫停(或減少)營業,連教會也都停止實體聚會,社會型態正在急速地改變。將來恢復的「常態」,又將會是什麼光景呢?我們想要恢復疫情之前的常態,可能性其實很小,我們所當做的,是好好利用這「暫停」的時刻,好好預備自己擁抱一個全新的將來。

在許多人不能上班實體工作的時候,人工智慧(AI)與虛擬模型就更有需要迅速地發展,以便代替人工。這本是不可避免單向的趨勢,只是現在許多人被迫在網上作業、買賣及溝通等,加速了AI的發展。我們不知道將來的社會將來會是如何,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,就是與過去必是很不同的。許多熟悉並極有傳統的機構,比方零售、交通、學校、醫療及教會等,都得暫時停止傳統作業方式,強迫他們學習使用過去從來都不曾使用過的方式來操作。這「暫停」的時刻,正是上帝所賜的格外恩典,給人有些時間反思、籌劃、學習及預備步入一個嶄新的紀元。

第四次工業革命,也就是所謂「智能革命」,藉著新冠疫情悄悄的揭幕了。

破陰霾

文:陳兆儀

很久沒看見別人在口罩下的笑容了,連自己也忘記了怎樣笑。更忘記了如何與人交往。呀,打招呼時,要望著對方的眼睛,微笑;安慰對方時,可輕輕拍膊頭,稍用力握一下手;說一句鼓動人心的話如何……告訴他或她,最差的日子快將過去如何?可是連自己都甚少對自己說話了,何況別人?見面難,說話難,擁抱更難。人人呆坐成了孤島的大石。
總得想方設法讓自己開心起來,伸手把墜落陰霾黑洞的自己拔出來,關心自己,也關愛他人,我們的人生不要毀在COVID-19手裡。
先從說聲謝謝開始,疫病隔開人與人的聯繫,但我們不妨打起精神出去見見人,或是當面對曾經幫助自己的人說一句謝謝。對方肯定始料不及,驚訝反應說:噢,那麼芝麻綠豆的小事,你怎麼還記得……但她的眼睛亮了,說話聲調提高了,為別人記得自己的一點點善行而恢復自尊自信。一句衷心的謝謝,說的人心懷感謝,聽的人大受激勵。光,刺破厚重的烏雲,散播希望。
也可以主動約幾個師奶朋友去飲茶,喧嚷一番,言不及義,把腦袋留在家中,放鬆自己。跟她們去買海味,聽聽她們怎樣跟老闆討價還價,最後美妙地扭腰擺臀帶著勝利品開步走,因為講價成功。
一個常常用腦袋分析對錯因由,又自命不凡或叫以為是的人如我,多跟不同的人來往,開闊胸襟,欣賞別人,張口吵吵鬧鬧,大笑,興奮拍腿,很開心,也是一個學習謙卑的機會。
當然,去大自然走走也是一個洗滌身心的好方法。大自然神秘豐富,色彩斑駁,生生不息。橋下溪水在流,輕輕牽著綠葉紅花的小手,連敗枝枯葉也不拒絕,順山勢流入大海,途中遇上風雨,並不害怕,化成水氣,化成雲霧,漸漸飄上天。是水,是霧,是雨點,順勢而流就是安身處。我們的人生不過如流水,順勢流動;而我們所信的神,就是山勢,地勢。
社會多紛擾,疫病多猖獗,都不及我們把心關起來,任由自己在黑洞中被吞噬那麼可怕。神是眾光之父,他憐憫的恩光癒合人心。今天!現在!就推開那一扇門出外走走吧。找人好,閒逛也不錯,找處地方安靜地坐下吃一杯雪糕,或讓自己浸沉在基督教書店書香的氛圍,安定心神跟著書上的禱詞默念,讓禱詞把我們帶回到創造我們,救贖我們,幫助我們,應許一生與我們同行的天父跟前。走出去吧!抬頭仰望,陰霾之上是陽光。

開心的事

文:王國韶

同朋友交談,好多時都喜歡講一些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。最近,在不同場合同朋友們交談,我都問他們同樣的問題:「最近有什麼開心的事嗎?」以下是朋友們的分享。

「我大學畢業後,不到三個月就找到工作,雖然工作不太理想,但和其他同學比算是幸運兒了!」

「我升職了,加薪後買了一輛新車。現在每天開新車上班,感覺真威風呀!」

「我的生意經過一場很大的風險,雖然有財物的損失,但都算平安度過。」

「一位越南朋友教我做小菜,我照做後再加上一點點創意,朋友都非常讚賞。」

「出外工作好幾個星期,一路平安、工作順利,出外大開眼界,真開心!」

幾位朋友的分享,雖然開心的事情不同,但他們認為值得開心的,是建立在物質享受或心裡平安,然而,完全建立在物質上的開心就顯得有些膚淺。如果挪去心裡平安只剩物質,您還會覺得開心嗎?

《聖經》講得非常清楚,平安是開心的最高境界。

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。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祂使我的靈魂甦醒,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。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你與我同在;你的杖,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在我敵人面前,你為我擺設筵席;你用油膏了我的頭,使我的福杯滿溢。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;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」(《詩篇》二十三篇1至6節)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