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縫補人生

作者:迎風

回到娘家,在車房內看到幾口大行李箱,就高放在鐵櫃上方。有老舊到手把都沒的、有皮製的、硬塑料的,還有厚尼龍料的,甚至還有007型的老古董等等,但一律都蒙上厚厚的灰塵。

在扶梯上站穩,可以移動行李箱了,便一一拉到地面。拉開拉鍊後,裡面的東西可分成三類:可丟、可捐、可抹塵擦地的。可丟的物件中,最丟不下手的,就是那幾條棉被套和床單,上面有媽媽一針一線縫補的痕跡,有的還不止拼上一塊大補丁。那樣節儉度日,只有逃過難又不忘過去的人才會如此。可捐的,大多是不想也不會再用再穿的物件,屬於年輕人的好東西,連我們大戰後出生的這一代,也是捨不得買的。有些還不算太新潮,可以捐給自己,有些布還是新的,挑出來做些成品,發揮餘熱。至於可吸水又太舊的毛巾、底衣,只有當免洗抹布、拖把,用完再丟垃圾桶了。

我們這一代的惜物,已經無法和上一代相比,但80年代後出生的人,難以認同我們的節約,但物極必反,終於又回到自約、回收、再造的環保時代。手工藝材料行的生意可以維持,也是看到人心非物質可完全填滿,人裡面有創造力,想個別化地去創新。織毛線的工具,也不再是一枝鈎針、幾根毛線棒;又新又方便、成果又好的輔助道具層出不窮。連小學生也可以享受自己動手,製作出成品而喜悅。繪畫的成本也越來越低,框好的帆布比一疊紙還便宜,大減價時進貨更上算。然而,想動的力量,就不是人人都有的。

「動力」與興趣、天份、努力、環境都有關。如果環境太好,什麼都不缺,反而不利生長。上帝給每個人都有一份,那就是天份。有人多,但若不用,不如自知不多,卻努力開發的人;好像挖礦,出力流汗,通力合作的過程已是收穫。又好比神的救恩,是照著神的憐憫,是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成全的。神人同工的過程,就是享受天人合一,在地若天的縫補人生。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