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職場「內卷」

作者:吳泳恆

網路上新近流行的名詞「內卷」,據說本來是美國人類學家用來形容新西蘭毛利人的藝術圖案,只是不斷地重複幾種圖形,沒有創新的特色。後來在不同領域,包括經濟及社會家,都借用這詞來形容所研究的領域內出現停滯或僵化現象,任何努力都只造成內部損耗,不能增加實質效益。
近年在網絡活躍人士的推動下,「內卷」被廣泛用來形容因為過度競爭,導致人們互相傾軋、內耗嚴重的社會現象。例如,假設某地方的所有商店營業時間向來是所謂955,即每星期五天,每天朝九晚五,但有店舖為了增加收益,決定營業時間延長為996,每星期六天,每天朝九晚九;初期確實有用,引起其他商店紛紛效法,大家的營業時間都改成996,不過由於社會整體購買力不變,各商店的收益又變回與以前955時代一樣。營業時間每週增加了32小時,卻沒有產生實際的增益,這就是內卷。當然,這是個簡化的例子,原理相同,但實際情況可能會更為複雜。
很多人羡慕的高薪工作,如電腦公司、投資銀行、生化技術等行業,內卷化情況其實都很嚴重。以電腦系統軟件的研發工作來說,八、九十年代曾在大型電腦公司如IBM等上班的朋友,大概都有「正常」的上下班時間;但步進21世紀後,不必說那些規模不大、正努力爭取在股票市場「露臉」的公司,就是已經有相當規模的大公司,也要求研發人員的上班時間更有「彈性」,增加與美國東岸或亞洲地區辦公時間的重疊,以適應全球化的佈局。我們也許不能因此而說現在年輕人的壓力更大,但上班時間肯定是更長,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肯定是更少了。然而,現實就是這樣的情況。要改變現狀?人們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。
我們也許沒有辦法改變環境造成的內卷,但卻可以防止自己被動地被內卷化,造成對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,甚至崩塌。首先,我們必須建立起正確的觀念,不再受限於拼命地與身邊同儕們比較的內卷文化。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,也許收入不同,世俗的社會地位不同,為公司所創建的營收不同,但沒有誰比誰在造物主面前更有價值。所謂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,上帝既然創造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我,那我就必定有美好的專屬意義。我們毋須抬高自己,卻也不必妄自菲薄。漂亮的學歷經歷固然有可能開拓美滿人生,但真正地認識自己、了解他人,則更為關鍵。
另外,內卷的特點是簡單重複,我們卻要儘量在看似無聊、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,並加以培養發展。例如,同樣是編寫軟件程式,有人注重運行速度要快,有人則喜歡算法和代碼的簡潔;如果能發揮到極致,在理論和實際上都得到提升,那麼這些興趣點就轉化成為個人能力的特質。
要避免被內卷化,稍微離開舒適的同溫層,拓展自己的社交網群也很重要。除了同學、鄰居、同事,我們也需要有更新的人際關係,在新的社群體中覓得真誠相處、互勉同行的夥伴。隨著新冠疫情逐漸消退,不少華人教會陸陸續續恢復原來的實體聚會,我鼓勵大家,無論是不是基督徒,都嘗試參加一些教會的小組活動,一方面能在教會內結識到不同行業的佼佼者,分享他們面對行業競爭和壓力的經驗,以及基督信仰對他們待人處事的影響,另一方面更能開闊自己的眼界,不再接受人云亦云的二手知識,而能親身了解「信耶穌」、「十字架」等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。可能只要稍為留意,就會發現上帝早已在你我身邊安排了好些基督徒朋友,等待著提供協助呢!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