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策劃和撰稿:劉雙琴、朔方、李薇、津雲、周簡艷珍

地球,這顆藍色的行星,是人類的家園,因而地球村每年都有特定紀念日。
3月23日是「世界氣象日」,今年的主題是「海洋、我們的氣候和天氣!」

暖化之後怎麼了?

「末日鐘(Doomsday Clock)」由《原子科學家公報(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)》的科學家設立,以虛構鐘面標示世界距離毀滅的距離,午夜零時象徵世界末日。1947年設立之初距午夜7分鐘;距離最遠時為1991年17分鐘;最近時乃去年和今年的100秒!

「人類世」地質時代
諾貝爾獎得主、荷蘭大氣化學家Paul Crutzen認為,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,而於2000年提出「人類世(Anthropocene)」概念。如果2.5億年前由火山活動引起的大氣變化,導致了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,那麼現在的人類則是新型「超級火山」,每年釋放的碳物質是所有火山總和的60倍!
英國年初首播的BBC紀錄片《完美星球(A Perfect Planet)》就貫穿這一觀點。人類活動破壞了天氣系統,災難性後果之一是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衰減,物種滅絕速度比正常時期快千倍!有科學家稱,地球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。
於是在2015年,各國領導人聚集巴黎氣候峰會,承諾減少碳排放,力爭本世紀末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,聯手應對氣候變遷危機。

冬眠熊神出鬼沒
氣候變遷,是指大氣和海洋中過量的溫室氣體,讓地球難以散熱而暖化,導致極端天氣頻發;冰川、凍土不斷融化;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升;甚至大規模物種滅絕。這不是推論,而是正在呈現的事實:2010-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;22個最熱年份中20個出現在最近20年……
陸地平均溫度增幅是海洋的兩倍,使本該冬眠的熊在常規出洞的4月底之前醒來!冬眠後的熊要大量進補,為生育季做準備,但牠根本沒東西可吃——植物還沒生長、小動物還沒出現。飢餓,迫使牠們離開自己的地盤,到人類居民區去覓食。
對氣候變暖最敏感的是兩極,北極冰圈厚度40年內減少40%。2019年,俄羅斯最北端的極地村莊宣佈進入緊急狀態——五十多隻北極熊闖入!冰層薄弱,令牠們無法出海捕食,絕望中被迫登陸。700名村民被政府重新安置,這很可能是一個預演:暖化趨勢若無從遏制,人類或將被動物趕出居住地……

永凍層展露崢嶸
地球變暖令永凍層(Permafrost)融化。在俄羅斯所屬北極永凍層,一具距今18,000年的犬類幼崽遺體出土;在加拿大育空(Yukon),人們挖到57,000年前冰河期狼寶寶。牠們身體部位都完整,肌肉組織清晰,因永凍層不再永凍而現身於21世紀。
但這片苦寒之地的秘密遠不止於此!150億噸碳含量,是大氣碳含量的兩倍;解凍的碳中,約10%以二氧化碳形式釋放,總量達1,300-1,500億噸,等於多出一個排放量第二的大國。美國地質調查局(Geological Survey)估計,極地冰川和永久凍土中存儲著165.6萬噸汞,是全球其他陸地、海洋和大氣中汞含量的兩倍,而凍土融化難免汞滲入食物鏈。
還有古老的病毒。2014年,法國科學家提取一種在永凍層中封存了三萬年的病毒,在實驗室重新加熱後,病毒迅速復活!像西班牙流感、天花或黑死病之類的病毒,可能就封在永凍土中,但地球升溫,北極在「極地放大」效應下,暖化速度是其他區域的兩倍,無疑加劇病毒和疾病傳播。

覺醒時刻在當下
2016年10月至2017年,建在挪威北極區永凍層下的「世界末日種子庫(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)」,入口處被雨水和融化的永凍土入侵15公尺,不能不說是個預警。這裡被稱為「冰凍的伊甸園」——無論世上發生什麼都可以永保生命,可承受芮氏規模10級地震,卻沒算到地球升溫!
讀過《聖經》的朋友都知道,上帝從《創世記》第一章就告訴我們:地和地上所居住的,海和海中所充滿的,以及天空的飛鳥,都是上帝所造的!祂對自己所造的地球和居於其上的各樣生物都非常滿意和喜愛:「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。」(一章31節)

祂造萬物,各按其時,成為美好,但人類肆意妄為,損害自然、背離上帝,就像上帝對以色列人的警告:行了這一切可憎惡的事,地就玷污了;玷污那地的時候,地就把你們吐出(參《利未記》十八章27-28節)。只有認識上帝、順服祂的法度,人類才可能與地球和諧共存。@

當半個地球村被封鎖

2013年,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(IPCC)評估:「超過95%的機率顯示,人類行為是過去50年來造成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。」

地球派出病毒保護自己?
COVID-19肆虐,令地球人被迫停擺「正常」生活;地球村的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水平也「疫外」下降,以致人們戲言「地球派出病毒來保護自己」。

以二氧化氮濃度為例,它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,在空氣中存留期短,封城期間迅速體現出濃度的改變。據美國航太總署(NASA) 2020年數據,美國東北部較2019年同期減少30%;歐洲太空總署(ESA)也觀察到,北義大利的濃度萎縮驚人,羅馬降低了49%;歐洲環保署(EEA)通報,西班牙馬德里減少48%,法國巴黎減少54%…….大氣科學家指出,這是NASA自2005年測量二氧化氮濃度以來,空氣品質最好的時刻!

高居全球「空污之都」榜首的印度新德里,空氣中PM2.5濃度較2019年同期下降40%;北部旁遮普邦(Punjab)的居民,甚至可以望見160公里外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脈——這可是數十年來沒有過的事!奇聞隨之湧現:美國的都市出現漫遊的郊狼(Coyote)群;美洲獅現身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街頭;野生山羊「佔領」英國小鎮……

美國杜克大學生態保育學家Stuart Pimm評論:「我們沒有被野生動物入侵,這些動物一直在周遭生活,只有當人們待在家中才會現身。封鎖給予我們無與倫比的視野,使我們得以看見人們把這顆美麗的星球搞得多麼糟糕。」

可繞地球500圈的塑膠
疫情蔓延,也讓網購成為新常態。據中國統計局中山調查隊數據,61.6%的受訪者月均快遞收取量為三件以上,其中12.3%的人收取11件以上;71.9%和60.6%的受訪者,會扔掉塑料袋和編織袋;21.7%的人會重複利用紙箱……但認為這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不足一半;34.5%認為普通,13.3%認為不嚴重,3.4%否認存在污染。

事實如何?以電子商務巨頭Amazon為例。總部設在美國的海洋環保組織「Oceana」,根據Amazon向媒體透露的數字,估算其在2019年共投遞70億個包裹,生成塑膠包裝垃圾2.11億公斤,相當於每70分鐘傾倒一貨車塑膠進入世界各地的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;僅塑膠泡墊一種,就足以繞地球500圈!

紀錄片《完美星球》力圖告誡世人:「我們的星球生意盎然,在宇宙中絕無僅有。」這美好星球是上帝為我們所造,供我們居住;祂也啟示我們與環境的關係:「你若許久圍困攻打所要取的一座城,就不可舉斧子砍壞樹木,因為你可以吃那樹上的果子,不可砍伐,田間的樹木豈是人,叫你糟蹋嗎?」(《申命記》二十章19節)上帝定下的原則是:可以利用自然環境,卻不可過度或濫用自然資源。
然而人類卻正在肆意改變著地球!@

 

現在未來 你我選擇

1970年以來,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,而熱帶森林卻在1980年至2000年失去了一億公頃。2019年5月,聯合國全球環境報告指出:人類越來越大規模的農林牧漁活動,破壞了地球自然環境,使得百萬動植物物種從大地、天空和海洋消失,破壞速度比過去一千萬年的平均水平高出數百倍!

減少口腹之慾
食品行業對氣候變化的影響,僅次於化石燃料。美國《科學》雜誌發表研究顯示,全球食物生產體系產生約13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,佔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6%;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計算,單單畜牧業就佔14.5%。可見,僅僅減少動物蛋白攝入,就可大幅降低碳足跡。

據牛津大學的研究,水果、蔬菜、穀物、堅果等植物性食物,碳排放比動物性食物低10至50倍;魚類、家禽及豬肉次之;反芻動物均屬高碳,牠們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甲烷,甲烷的暖化潛能比二氧化碳高21倍!高居榜首的是牛——若全世界所有的牛聚居一處,自成一國,將成為中美之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。

力戒購物之癖
人們購入任何物品,都逃不掉碳足跡,從生產過程到運輸途徑。以服裝行業為例,二氧化碳排放約佔全球3%,快速時尚的狂熱節奏造成碳排放數字攀升;時裝短期流行後因過時而被拋棄,形成垃圾;海陸空運輸,加劇碳排放危害環境的代價。2019年9月,Amazon公佈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為4,440萬噸,相當於瑞士等小型排放國家的排放總量。

2020年11月「黑色星期五」之前,英國民意調查顯示,兩成網購消費者完全沒想過送貨也有代價。網購上癮的Hannah Morgan,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,她每年花9,000英鎊網上購衣,但80%的網購衣服會退回去——反正是免費郵寄,從沒想過每一單會產生多少碳足跡;直到從紀錄片中看到時裝業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,她才大為震驚並刪除了網購軟件。
若地球人願為環保做出少買、久用、消費本地產品這樣的微小改變,地球必將煥然一新。

獨善便是兼濟
地球這麼大,人口這麼多,我們一個人環保有用嗎?當然。社會學家發現,個人行為能影響他人,因為人類會經常性地衡量同類,並在意識與行為上作出相應調整,因此當一個人持續朝向一個目標努力,其他人也會效仿。

2021年2月3日,英國退役陸軍上尉、百歲老人摩爾爵士(Captain Sir Tom Moore)因新型冠狀病毒逝世。英首相稱讚他是「最配得上英雄這個字眼的人」;美國白宮推文「他用生命和行動啟迪了數以百萬計人們」。摩爾爵士是堅持到最後的戰士,在人生的最後歲月裡,將夢想化為現實,於25公尺一圈的自家花園步行100圈,目標是籌1,000英鎊幫助保健署慈善機構;結果150萬人響應,募得32,794,701英鎊!他在辭世前令世界變得更好——善款通過241個慈善機構到達英國各地,振奮了大疫中的同胞。
美好明天,始於今天努力。獨善其身,便是兼濟天下。

改變既有觀念
太陽光為地球帶來熱量,大氣中的水、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氮氧化物、臭氧等氣體形成保溫層,使地球彷彿在溫室之中,不會驟冷驟熱,不適合居住。當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、大幅開墾林地,溫室氣體的濃度便越來越高,以致地表溫度上升、地球開始暖化……遏阻危機,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!

但人傾向於現在的享受比將來的利益更加重要,故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缺乏行動力;且人所關心的最多只有幾代家庭成員,從曾祖到曾孫,所以就算知道應對危機該做什麼,也不願為這幾代之外的人犧牲眼前的舒適——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;人們也總預期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,而自己只做置身事外的旁觀者。

這讓人想起挪亞方舟的故事:洪水之中,只有警醒順從的挪亞一家得救了。想知道為什麼的朋友,可以讀一下《聖經‧創世記》第六章和第七章,一探究竟。@

工業革命惹的禍?

在1760年西方開始工業革命以前,人類主要以耕種、畜牧、打漁、狩獵、擷取、挖掘、開採維生。所謂「天生天養,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」,依賴著上帝創造的大地山水生活,與大自然和諧共處。至於工藝、鑄造、窯燒、紡織等工業生產,以及交通運送,用的是人力、水力、風力、火力、牛力和馬力,鮮會造成空氣污染。那時春種秋收、男耕女織,生活簡樸,悠然自得。只要風調雨順,沒有貪官土匪強取豪奪,就家家戶戶豐衣足食。

人類對地球破壞到今天的地步,表面來說,是砍伐了多少大樹,排放了多少廢氣,製造了多少噸垃圾,棄置了多少個塑膠袋……但深層的原因,是人類的貪婪、自私和罪性。人們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,懷有美麗的憧憬,認為若發揮智慧,推動世界走向機械化,增加工農業的生產量,就人人都可以吃得飽、穿得暖。發明蒸氣機的瓦特(James Watt)和發明電動機的法拉第(Michael Faraday),都是敬畏上帝的人。

然而,這個造福人群的偉大理想,一開始就遭受到破壞。工人受到資本家剝削,生活在貧窮線下;為推銷更多貨物、賺取更多財富,歐洲各國官商勾結,以船堅炮利打開世界市場,在中國更發動了鴉片戰爭。從此強國到弱國掠奪天然資源,以武力建立不少殖民地。直接引至武器競賽、戰事不斷,造成了如今武力傾刻即可毀滅人類的局面。人類遠離上帝的法則,所有美好的事物、遠大的理想,都因邪情私慾而變了質。

放眼今天,科學發明日新月異,但大部分不再是為造福社會,而是商業行為,不斷推陳出新、鼓勵消費,以賺取豐厚的利潤。有些公司在製造了大量廢氣廢物後,撥出少許帑幣支持「環保」;有些公司不管地球死活,只會「袋袋平安」。人們生活在物質至上的摩登時代(Modern Age),為貪圖舒適、享受、虛榮而不斷消耗資源、製造污染。有些人甚至認為,下一代接收「地球病重」的爛攤子,與我何干?我只管「今朝有酒今朝醉」!

然而,人們近百年來對地球造成的嚴重傷害,已讓大自然「發怒」,天氣反常、災害頻密,已封住了「人定勝天」的口。超級颱風全年爆發;熊熊烈火燒樹焚山;海嘯、龍捲風恣意肆虐;全世界瘟疫流行……人們開始意識到,大難臨頭,就在我們這一代。《聖經》提到「民要攻打民、國要攻打國,多處必有饑荒、地震」的末世現象,已然發生。更可怕的「日頭變黑、滿月變紅,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……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……海的三分之變成血,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……」的景象也會隨時出現。

因此,實行環保刻不容緩,亡羊補牢急不可待。更重要的,是應冷靜思想,既然《聖經》預言如此準確,「按著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後且有審判」的事,也必然是真的。奉勸大家趁著仍有機會,趕緊瞭解清楚,「靈魂得救,身體得贖」,是人生最重要的事,切莫糊里糊塗,讓永生失諸交臂。@

 

做個負責地球人

做這期專題前,我們向身邊的朋友發出三個問題,得到了加拿大莊小姐和Karen、澳洲Grace、英國馮先生、香港黃小姐、遠在南美宣教的Ines師母及美國芝加哥Grace、紐約李小姐與劉先生、德州邱小姐與宋師母、波士頓的朱小姐的熱烈回應。

地球和我有關係嗎?

有,這是我生活的地方。
沒有地球,就沒有地球人。
地球,是人類生存的地方。
有地球不一定有我,但無地球就一定無我。
我們生活在地球上,當然息息相關,密不可分。
地球是我的家,我的家要好好保養顧惜。
是上帝造的,特別給人類享用,樣樣都度身定造,一草一木,寸土寸地,都令我們存感恩的心,讚嘆祂的創造奇妙!

我的個人行為對地球有影響嗎?

絕對有影響,因為有「共振引力」,有因果循環。
蝴蝶效應,我對地球是有影響的。
很大影響——如果我們不環保、不保護它、使地球暖化,就會引發大災難。
如果隨意拋棄垃圾,垃圾便會多到無地可容,影響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。
人們斬伐樹木,造成生態環境難以彌補的損傷。
保育地球資源,人人有責。節約不浪費,過簡單生活。
多欣賞,多珍惜,用不同方式表揚上帝的創作,不做破壞環保的事。

怎樣使地球更適合我和子孫後代居住?

放慢發展速度。
愛惜、保護、淨化、環保。
引導孩子信上帝。
奉公守法,做一個負責任的地球人!
上帝的供應是充足的,但人為濫用、浪費甚至破壞,肯定會令下一代受苦。
為了我們和下一代,長遠之計是保護地球,減少垃圾污染,做好資源回收。
多植樹,少破壞,讓人類世世代代在地球安穩生活。

日常小妙招

此外,我們還額外收穫了許多身體力行的日常生活小妙招:
過簡樸生活:不多煮東西、不開冷氣;儘量少坐飛機、開汽車,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腳踏車、走路;夠多衣服再用洗衣機;只買需要的東西,而非想要的東西。
節水:洗菜水澆花、收集屋頂流下的雨水灌溉植物、少飲瓶裝水、用節水馬桶。
節能:安裝太陽能源系統、用省電家電、無人場所關燈和冷氣、冬天多穿衣服開低暖氣、將所有燈泡都換成LED每月可立省電費。@

愛護地球 歸回真神

我們對大地的照管,會反映出我們對創造者的愛。 ──約翰・斯托得(John Stott)

三月期盼著冬去春來,在地球四季規律按時的運轉中,處處顯明著創造主的存在,《聖經》則是明顯地啟示著神(上帝)對祂創造這個世界的計劃和心意。

創造者的計劃和心意
起初,神造了時間、天地和宇宙萬象,並「各從其類」地造了一切生物,祂看著是好的;最後祂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樣式,造了一男一女,賜福給他們,然後賦予清晰的使命:「要生養眾多、遍滿地面、治理這地,也要管理海裡的魚、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。」(《創世記》一章28節)這時,神造物的工完畢,祂「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」(一章31節),便歇了一切創造的工,安息了。

因此,人類起初生存在一個美好和諧的環境中,為著被造的目的,要去「治理」和「管理」大自然,「修理看守」伊甸園(二章15節)。「修理」的意思是「耕作」,「看守」則包含有「護衛」、「保存」的意思,意味著人有責任,像管家和園丁一樣,按照神的設計和心意,保持大自然的功能和運作,為的是榮耀祂,也讓人類可以享受大自然,享受安息。

被造者的悖逆與後果
然而,人類始祖選擇犯罪,不以神為中心,罪進入受造世界,神與人的關係破裂,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也深受其害,在亞當夏娃被趕出伊甸園時就開始了:「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;你必終身勞苦,纔能從地裡得喫的。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。」(三章17-18節)

當今地球所遭到的破壞,是人的心靈因罪的捆鎖而衍生的貪婪、自私自利、目中無神而造成的必然結果。《聖經》說「一切受造之物,一同歎息勞苦,直到如今」(《羅馬書》八章22節),並預告神對罪的世界的最後審判,在耶穌再來時「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,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。」(《彼得後書》二章10節)

悔改者的盼望與責任
神卻有一個拯救的計劃,讓獨生兒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承擔世人的罪,使一切願意相信祂、承認罪而悔改的人,都可以被救贖,恢復與神、與人的關係,而且耶穌的福音不只是給人類的——祂命令「傳福音給萬民聽」(《馬可福音》十六章15節),「萬民」原文是指「凡受造的」。神愛祂所創造的世界,祂應許有一日萬物都將被救贖,恢復伊甸園的景象:「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,豹子與山羊羔同臥;少壯獅子與牛犢,並肥畜同群;小孩子要牽引他們……」(《以賽亞書》十一章6-9節)。

面對當今的生態與環境危機,我們有責任在國家政策和社會制度的改善、科技的發展、環保觀念的普及和教育等各方面盡心努力,因為愛護地球是人類被造的使命,我們必須忠心地履行。如斯托得牧師曾説:「我們對大地的照管,會反映出我們對創造者的愛。」

當更多人的靈魂因信耶穌基督而甦醒過來,回歸真神,就能在每天的生活點滴、每個決定上,因著敬畏神、愛神而願意按照神喜悅的方式管理地球,並齊心等候主的再來,盼望《啟示錄》所應許的新天新地。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