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角聲佈道圑

兒童的焦慮情緒

作者:李飛君(執照心理諮商師)

面對新環境,孩子可能不易適應、缺乏安全感。父母該如何處理和改善?

過去一整年,全球人類活在抗疫的環境下,心理不斷受到生活的失序、疾病和死亡的威脅,增加了不少抑鬱症及焦慮症的個案。當中發現不少患者從小性格就比較膽小丶容易緊張丶缺乏安全感、帶有焦慮情緒,現在面臨疫情的種種壓力和打擊,心理情況更惡化了。

小孩子焦慮情緒很容易從他的行為表現上察覺出來。有焦慮情緒的孩子害怕轉變,較固執,因為熟悉的環境給予他們安全感,所以會逃避改變;怕與陌生人眼神接觸或說話;在家庭內外表現落差很大,家中活躍主動、外出呆滯被動;怕改變,面對新環境不易適應,會哭鬧拒絕上學;遇到老師或課室變更,都會鬧情緒;怕主動說話或回答問題;怕社交,寧願選擇獨自玩耍。

更有些孩子會呈現「選擇性緘默」:只在家中說話,在家以外的環境一句話都不說,這是因為家是他熟悉的環境,他才會「打開」自己,當在家以外就害怕和緊張,感到有壓力,需要保護自己,就退縮把自己「關閉」起來。凡此種種,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。

許多父母以為孩子只是性格內向、膽小或害羞,忽略幫助他處理和改善他內心的焦慮和面對害怕時的逃避行為。孩子害怕想逃避困難時,父母不要批評、指責或嘲笑他,因為這樣反而更增加他的壓力,使他更想逃避。面對容易焦慮的孩子,父母可以嘗試以下幾個做法:

  1. 首先讓他知道,緊張或害怕是自然的心理反應,不過有方法可以減輕這種感覺。
  2. 教導孩子緊張時深呼吸,注意力轉移在自己的呼吸上,慢慢呼氣。與他一起練習,孩子掌握到可以控制自己的害怕,就不那麼害怕了。
  3. 當生活上有新轉變,先為孩子做心理準備,事先演習,當真實情況臨到,孩子適應力會提高。例如孩子就讀新學校,預先帶他去參觀,談談新學校的事情,孩子了解越多,就越容易適應。當孩子適應新改變的成功經驗增多,就會減少逃避改變的行為。
  4. 孩子對社交有壓力,害怕被拒絕,不敢進入群體。有一位媽媽告訴孩子,當他害怕與一群孩子打招呼,那麼看看在旁邊有沒有一個也是落單的?可能那孩子也有同樣感受,鼓勵他走過去問那落單的孩子可否與他一起玩。那孩子嘗試媽媽的建議,以後在學校或遊樂場都找到友伴,減輕了社交焦慮。

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孩子是幼苗,父母是園丁,每株幼苗都有獨特的優點和脆弱的地方。如果發現孩子比較膽小丶內向,不夠自信,良好的親子關係能使孩子感到自己被愛、被重視和有價值,增加安全感。家是孩子接觸世界第一個的社會環境,如果與父母關係緊密,在愛的環境下長大,孩子的安全感會高,面對新環境時會容易適應和調整。成長,不單是身體的改變,更是生命的過程。透過父母悉心的愛護與智慧的培育,使幼苗根部紮實,以致有能力跨越人生裡每一個成長階段需要面對的困難與挑戰。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