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3 歐洲議會通過未來「AI監管計劃」

AI regulatory program

稽延(多倫多)

歐洲議會在6月14日歷史性表決通過,將採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《歐盟人工智慧法案》(E.U. AI Act),讓將來的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AI)監管於法有據,並樹立世界標準。歐盟透過立法這一步,站上全球科技規範龍頭老大的地位,引來全球注目。
人工智慧(AI)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功能卓越,但同時卻衍生出被惡意使用的種種問題:當以人工智慧所運用的科技,超越道德、人倫、法律等界限時,甚或可能淪為監視工具,透過演算法進行歧視,以及大量散佈不實消息破壞民主。有鑒於此,歐洲已經打開「有法可管」之門,通過《歐盟人工智慧法案》,讓將來的人工智慧監管於法有據;而該項文件亦形成未來監管人工智慧系統法律規範基礎,並希望能促進科技創新。

歐洲議會和歐洲聯盟27個成員國間,將會繼續針對最終法律條款的細節和落實進行磋商。倘若歐盟能於年底前達成協議,這套規範將會成為全球首套AI監管法律。法案內容旨在保護消費者,免於遭受因使用人工智慧而衍生的潛藏危險。包括美國在內等其他國家,對於人工智慧帶來威脅的法律規範,都仍在萌芽階段;而歐盟透過立法這一步,即站上全球科技規範龍頭老大的地位,引來全球注目。多位美國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對美國在科技規範領域的腳步,落後歐洲感到憂慮。

AI科技使用理應規範

其實,歐盟這套AI監管計劃可追溯到2021年。隨著去年ChatGPT(聊天機器人)的爆發,再次展現了AI令人眼花撩亂的迅猛發展,並凸顯可能存在的風險;ChatGPT 最初亮相時,已創造出高人一籌的各類生活運用,例如簡報、自動化醫學診斷、深度偽造、各類圖像代碼影音創造設計,甚至通過法律、醫學考試,還能擷取回饋,學習進化,卻也意味著當涉及個人權利、健康風險等問題時,是否依然能把持道德或法律界線?為此,監管就顯得極為重要,草案出台亦更加逼切。
歐美呼籲規範 AI 的聲浪愈來愈大,包括微軟(Microsoft)、Open AI 以及谷歌(Google)在內的美國公司,都在世界各國政府間積極遊說,表示支持為人工智慧訂定規範。於是,要求西方政府迅速採取行動的壓力也日漸增加,有人甚至形容這是一場「人類保衛戰」。支持派人士讚揚 AI 科技將改變社會面貌,包括工作、醫療保健和創造力;反對派則憂心AI對民主有潛在破壞力。

禁用推測犯罪行為演算

「歐盟人工智慧法案」採取「以風險為基礎的管理手段」(risk-based approach),也就是評估某些人工智慧科技可能存在的危險,然後訂定相應辦法。歐洲議會議員認定「無法接受」的人工智慧工具將遭到禁用,例如允許執法機關,透過數據分析推測犯罪行為的演算系統。被評估為「高風險」的技術也將受到限制,例如可以用來說服選民,以達到影響選舉結果的工具,以及可以在社群媒體建議民眾,應該看哪些貼文、照片及影音的推薦演算法(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)。
歐盟還針對關鍵基礎設施、教育、人力資源、公共秩序;還有移民管理方面的人工智慧,劃分條例等列為高風險領域。不過,這項法案還需要經過歐洲理事會辯論,再行協商,尋求過關。即使這項目標達成,這套法案也得等到2026年才能生效。

ChatGPT 恐被迫「脫歐

ChatGPT等新興人工智慧應用程式,正是「歐盟人工智慧法案」訂出限制的規範對象,所以廠商必須加註「人工智慧生成內容」(AI-generated content)標籤,以免技術遭到濫用散佈謠言。法案規定科技公司必須公佈在訓練人工智慧技術時,使用了哪些具有版權的資料;該條款亦回應出版業界的疑慮,就是擔心科技公司從出版商網站,逕行搜括素材作為謀利之用。

華盛頓郵報》報道指出,AI開發商反而認為,這項法案恐成人工智慧的重大威脅;ChatGPT 研發商 OpenAI 表示,可能為此被迫退出歐洲。法案在歐洲議會通過後,接下來將透過歐洲理事會協商,年底之前有望拍板定案。

Leave your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