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1 – 與病毒共存? 生活新常態! 

2023 年 3 月1日,香港宣佈全面撤銷口罩令,成為全球最 後一個不再強制戴口罩的地區。同年4月10日,美國總統也 簽署了法案,結束因新冠而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局面。這個突 然席捲全球,打亂人們生活三年的新冠病毒,似乎正悄悄地走  入人類歷史。其實,稍早就有人意識到,新冠病毒可能會像 一般流行感冒,在人與動物之間不定期流行與感染。對大多數 人而言,流行感冒就是生活的一部分,親朋好友偶爾咳嗽喉痛  流鼻水都是習以為常的事。如果新冠肺炎到最後也只是流行感 冒的一種新興類型,那麼處於新冠疫情進行式中的我們,面對  「後疫情時代」來臨,如何接受與病毒共存的事實,又該如何  做出應對與調整呢?  低接觸互動  仔細觀察這個疫情帶給全球性的衝擊,不難發現最直接受到  影響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。實體見面愈來愈少,雲端視訊 大量增加;商務或旅行人口減少,商品物流運輸大量增加;勞 動操作服務人員減少,機器人與電子化模式大量增加。為了減 少接觸傳染,網路資訊的取得和人工智能的運用大量出現在各  個領域中:教育、醫療、交通、餐飲、社交、購物,甚至運用  在藝術創作。新冠疫情前的社會正在人們心中淡去,新的「文 明」正毫不留情地走進人們的生活。  人類文明是在一次次瘟疫疾病和一系列危機事件中不斷進展 的。面對重大災難,人們總會積極思考如何度過危機。無論是 推動科學技術或是加強文化教育,是運用道德倫理的規範或是 以社會法治作保障,無疑都是在迷霧中尋找出路。沒有人知道… more

2
137

A2 – 人生B計劃 

社論  人生B計劃  三年疫情,看到身邊不少的人倒下了,我們還存留下來的  人,相信會有一種逃過一劫的感覺。其實,我們過去的人生,  何嘗不是充滿危機,也是一關一關地經過了!不少人都有過這 樣的感歎:生命十分脆弱,每日都有很多讓我們失去生命的可  能。因為這個緣故,許多人都會在平安時候作好準備,給自己 安排一個人生B計劃。然而,沒有B計劃的也大有人在,他  們認為只要小心點,做足預備,應該可以安然經過;萬一真的  死了,那什麼計劃都沒有用。  情况真的是這樣嗎?有這樣想法的人,是因為不明白什麼是  人生 B 計劃。所以,有必要先來說明一下。當一般人談到B計 劃時,那是有「備胎」的意思;這樣,用於有可能致命的疫情, 那確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生命沒有了,B計劃還有什麼意義! 生命是沒有 Take two (再來一次)的。因此,我們必須先把 本文提到的人生B計劃作個解釋。 … more

1
139

A01「南丁格爾」不足護士入職時機

今年 5 月 14 日是母親節,5月 12 日是護士節。也許有人想知道,  疫情中奮勇抗疫的護士行業,什麼時候開始?「護士之母」又是誰 呢?開創專業護士服務的傑出婦女,是弗羅倫斯·南丁格爾(Florence Nightingale, 1820-1910)。她於1954年歐洲克里米亞戰爭期間,帶同 38 位志願護士前往戰地,夙夜憂勤地為傷兵提供護理服務,用實際行 動,闡述基督徒「愛人如己」的美德。從此「南丁格爾」,便成為護士 精神的核心。  醫療團隊 損失慘重  三年半的疫情,令美國醫療團隊損失慘重!根據《醫療網報(Webmd)》 2022 年10 月發表的數據,疫情期間,有333,942 位醫務人員,從職場… more

0
132

A01 職業走向何去何從?

三年疫情顛覆了人的生活,亦改變了美國的就業市場。當 我們以為一切正回到正軌,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  (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, CDC)的數據, 近五分之一曾患有 COVID-19 的美國人長時間(持續三個月 或更長)受到病毒症狀侵擾,長期的症狀使這些人無法重投 職業市場,有二百萬至四百萬的就業人口在疫情後仍然失業。  而那些重返工作崗位的人,不少仍持續與身體或情緒的問題 鬥爭,無法在職位上正常發揮。  加上疫情下人們生活需求及職場生態的改變,僱主和僱員都 面對着不同的挑戰。僱主一方面需要適應遠程工作和消費者  需求的變化,另一方面也難以吸納長期人才;而員工則面臨 失業、工作時間減少和難以找到新工作的困境,在後疫情時代我們該何去何從?  「零工經濟」的興起  疫情使人們產生了對生活靈活性的需求,也因此催生了「零 工工人 (Gig… more

0
146